六大国有银行日赚近35亿!“宇宙行”一年赚了茅台六年利润,问鼎“分红王”
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宇宙行银行的大国资产质量整体继续改善,盈利能力得以提升。有银亿年
3月30日晚,行日(601398.SH)、赚近赚茅(601288.SH)、台年(601658.SH)纷纷披露了2021年年报,利润加上此前已经披露业绩的问鼎王(601939.SH)、(601988.SH)和(601328.SH),分红A股市场上的宇宙行六大国有银行全部披露了2021年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速几乎刷新了各银行近年来的大国新高。
2021年,有银亿年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3.68万亿元,行日较2020年同期3.39万亿元增长了8.4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万亿元,赚近赚茅较2020年同期1.14万亿元增长了11.78%。台年
时代财经制表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六大国有银行合计1.27万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等于是每天能赚34.86亿元。
盈利大幅改善,上市银行也拿出“真金白银”回馈股东。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分红金额高达3821.93亿元,分红比例均达30%。
其中,工商银行以分红1045.34亿元,问鼎2021年度A股“分红王”;建设银行分红910.04亿元,位居第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均超过了600亿元,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红均超200亿元。
3月31日,六大国有银行中,除邮储银行以下跌0.19%报收5.39元以外,其余五家的股价全部上涨。其中,工商银行以上涨1.27%报收4.77元、农业银行以上涨0.98%报收3.08元、建设银行以上涨1.62%报收6.29元、中国银行以上涨1.55报收3.27元、交通银行以上涨1.39%报收5.11元。
工行一年赚了茅台六年的利润
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六大国有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均低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不仅去年的营业收入位列六大国有银行之首,而且其盈利能力也是位列第一,不愧被称之为“宇宙行”。
工商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427.62亿元,同比增长6.81%;实现归母净利润3483.38亿元,同比增长10.27%。
时代财经注意到,(600519.SH)去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24.60亿元,在实体企业中已是很会赚钱的佼佼者,但是和工商银行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工商银行一年的净利润需要贵州茅台卖6年的酒。
3月31日,工商银行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经营效率得到改善,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紧随工商银行之后的是建设银行,该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242.46亿元,同比增9.05%;实现归母净利润3025.13亿元,同比增长11.61%。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将建设银行的利润拆分来看,规模扩张、其他非息收入之外,拨备对利润的反哺作用亦显著增强,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13.2%,表明公司资产质量的向好态势。
邮储银行业绩增速排第一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归母净利润最低的是邮储银行。
但是,如果从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速角度来看,邮储银行的增速最大。该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归母净利润为761.70亿元,同比增长18.64%。
3月31日,时代财经多次拨打邮储银行证券部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邮储银行的“高景气的‘秘密武器’是高增的非息收入。2021年邮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4%,同样是逆着行业趋势,不仅维持高位,还能环比向上;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7.6%,又是一个在业内遥遥领先的数字。
中国银行的业绩增长率排在六大国有银行的第二位,该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6055.59亿元,同比增长7.08%;归母净利润为2165.59亿元,同比增长12.28%。
拆分业绩同比增长来看,研报认为,中国银行去年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的正向贡献季环比进一步增强,息差的负向拖累有所扩大,拨备正贡献小幅收窄。“中国银行近年来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布局,并全面融入经济转型进程,着力发展‘八大金融’,主动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
“不管是国有还是商业银行,随着近期政策持续释放出维稳的基调,如果房地产政策再宽松一点,后续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就会持续向好。”某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表示,银行股在二季度行情基本上就在等待房地产信用环境的明朗化。
交行不良贷款率降幅最大
2021年,各大银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六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全部呈现下降趋势,资产质量向好。
截至2021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2%,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2%,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3%,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8%,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交通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幅度最大。
一位持有交通银行股票的江苏某私募基金人士坦言,从过去一年来看,交通银行明显“加强风险识别,加速风险处置,严格资产质量分类标准,资产质量基础不断夯实,资产质量水平稳中提质”,但是其不良贷款率还是六家中最高的,“从区域角度来看,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中,长三角地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何在将来继续降低不良贷款率,是该行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六大国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全部提高。
其中,工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5.84%,同比增长25.16个百分点;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39.96%,同比增长26.37个百分点;农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99.73%,同比增长33.53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87.05%,同比增长9.2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66.50%,同比增长22.63个百分点;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418.61%,同比增长10.5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农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增长最大。
对于能够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主要得益于“积极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风险挑战,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强化风险扫描预警和前瞻化解。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实施信用风险扎口管理和全流程管理,完善贷款主责任人制度和责任评议认定机制,压实管贷治贷责任。”
从二级市场上来看,自2022年3月16日以来,六大国有银行股价已经反弹了半个月。
“主要是因为当前银行股估值普遍低于其他行业,在历史上也处于估值最低水平附近,而且银行业绩也很好,本轮反弹属于估值修复行情。”上述江苏私募基金人士如是说。
从已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来看,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好转,但仍存在结构性风险。
上述某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整个银行板块而言,其投资策略是在于及时跟踪政策,“如果后续政策执行能够逐渐落地,房地产政策宽松预期逐渐升温,经济稳增长预期得到强化,银行资产质量预期将持续提升,股价也会有估值提升的系统性机会。”
(责任编辑:综合)
-
一个月前,因“雪松系”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集团)走到了被申请重整的地步。作为山东化工巨头SZ002408,股价7.80元,市值221.74亿元)的控股股东,齐翔集 ...[详细]
-
7月15日,从技术上来看,周四上涨在109.30之下遇阻,下跌在107.95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上涨后有可能保持下跌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上涨在109.25之下遇阻,后市下跌的目标将会指向107.9 ...[详细]
-
7月14日,银保监会向前海人寿下发监管意见书,称近期非现场监测发现前海人寿存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银保监会称,近日,前海人寿股东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在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已召开临时 ...[详细]
-
周洋 制图财政部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比上年同期增长11.3%。财政部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22日援引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伊朗已经开始在福尔道核设施内生产丰度高达60%的浓缩铀,在纳坦兹和福尔道核设施建造了新的级联离心机IR2M和IR4,在这些核设施 ...[详细]
-
7月12日,第一财经独家报道了浙江省13家博物馆在参观前需要填写“历史无阳”的承诺书,引发公众热议。截至发稿前,只有中国丝绸博物馆一家在微博进行了公开道歉,其他场馆尚无回应。有评论认为,曾经感染新冠病 ...[详细]
-
泽平宏观导读本文试图从理性、客观、专业、长远的维度,探讨当前房地产商品房预售制的起源、历史功绩、当前问题及建议,给出兼顾短期和长远的建议,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核心观点:是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 ...[详细]
-
为什么感觉身边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我现在计划怀二宝,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宝宝过敏发生率逐年提高婴幼儿过敏的发生在中国是逐渐提高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2016年在全国33个城市开展的现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本报北京8月30日讯记者崔国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投洽会首次设置项目资本对接馆,为客商 ...[详细]
-
新规来了!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任何理由都不是家暴的借口!最高法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共13条,《规定》进一步明确家庭暴力的形式,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规定》将于2022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