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职务侵占近800万元!险企风控机制如何让“内鬼”无处遁形?
来源:北京商报
本是内鬼替保险公司租赁房屋,一员工竟玩起“两头骗”的员工元险把戏。近年来,职务制何保险公司员工职务侵占案件高发,侵占企风且涉案金额巨大。近万5月17日,控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让无武汉市公安局发布了一起保险公司员工职务侵占756万元的处遁案件,暴露出了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内鬼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员工元险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职务制何将保险公司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侵占企风会造成不小的近万损失。“解题”职务侵占,控机需要加强员工的让无警示教育,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侦查、打击力度。
员工职务侵占案件“再现江湖”
又有保险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坑”了保险公司数百万元,同时该员工可能会因涉嫌职务侵占犯罪而“锒铛入狱”。
武汉市公安局5月17日发布的案件显示,2015年,某保险公司委派负责租赁业务的员工周某对天某公司所有的武昌区某物业场地进行租赁,但周某利用职务便利,伙同王某以武汉费某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名义,谎称得到保险公司指定办理,向天某公司先行办理承租,同时欺骗保险公司,以费某某公司受到天某公司委托将该物业场地进行转租,致使其后近4年时间内,保险公司多支付租金756万元,周某、王某将这些资金据为己有。
据介绍,2021年12月上述案件移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目前正在法院的审理过程中。
职务侵占一般指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近年来,保险公司“内鬼作祟”并给公司带来高额损失的情况并不少见,而涉嫌职务侵占的违法犯罪行为也一直是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2021年某保险公司员工内外勾结骗取奖励的案件中,涉案金额高达6000多万元。案件显示,涉嫌泄露保险公司内部信息的公司管理层,大量招募新人,把与之勾结的非法销售保险的团队签来的保单挂在新人名下,利用公司的新人奖励机制,骗取高额奖励。
对于上述保险公司员工职务侵占的情况,北京格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玉涛分析表示,员工侵占保险公司租金的案件可能是由于保险公司员工为了逐利,一时起了贪念之心,这种情况也常见于非金融类企业。不过,保险公司管理层用新人的名义来骗取公司奖励的情况,属于保险公司所“特有”的,这说明管理层为了骗取佣金,可能利用了奖励机制上的一些漏洞。
职务侵占这一违法违规行为为何时有发生?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职务侵占的发生,反映了公司在内部风险控制上存在漏洞。
职务侵占“杀伤力”高,需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职务侵占等内部贪腐问题一方面会困扰保险公司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
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印发职务侵占典型案例的通知》中指出,金融系统是经营管理货币和融通资金的职能部门,金融工作人员接触钱、账、有价单证、印章等重要物品范围广、机会多,具有行业特殊性,客观上具有利用职务作案的工作条件,一旦监管不力、内控机制失控,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后果。
公司尤其是具有金融属性的保险公司严防员工职务侵占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会对保险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于百程表示,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般规模大、离钱近,出现职务侵占涉及的金额和危害往往更大。于百程认为,保险业务本身就是做风险控制,职务侵占的发生,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度和品牌也会形成较大的损伤。因此,保险公司要更加重视内部管理的风险控制。
2021年以来,从银保监会发布的罚单来看,多家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因为内控管理不到位受到处罚。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不失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5月16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召开的2022年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案件警示教育暨平安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八个方面狠下功夫。其中包括,保险机构要加强风险排查、员工管理、安防管理。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涵养清廉文化,抓好教育培训。
那么,从行业角度而言,保险公司加强人员管理和风控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岩表示,一方面,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可以运用鲜活的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提升企业和员工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防范企业内部刑事犯罪风险。另一方面,对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侵占保费等行业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相关部门要努力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加有效的法治环境,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刑事风险防控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防止员工职务侵占财务还有什么“解题思路”?郭玉涛表示,可以采取共性办法,比如保险公司内部加强审计、多进行了解,可以预防员工职务侵占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特色”的员工职务侵占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通过对客户回访的方式就可以解决。郭玉涛还认为,如果保险公司在相关审批等环节中多一些手续,多一些步骤,其实很多问题就能够浮出水面。有关部门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对员工非法侵占案件的打击力度,否则让职务侵占行为不了了之会带来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焦点)
-
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在疫情后海外消费回流的趋势下加码中国市场,除了开设销售成衣和包袋配饰的门店,它们的扩张还延伸到了餐厅和咖啡馆,涉足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城市。最新的动作来自Maison Margiela和 ...[详细]
-
◎记者 费天元农历兔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震荡回落。沪指3300点关口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则相对强势,沪深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元上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69.32点,上涨0.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 琪 见习记者 韩 昱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当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7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7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1月30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两家银行营收、净利均呈现增长态势。《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上述两家银行在内,、 ...[详细]
-
新华社莫斯科9月1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日前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暂停向法国主要能源供应商昂吉集团供应天然气。俄气说,已通知昂吉集团从今年9月1日起完全停止向其供 ...[详细]
-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投资中国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相关阅读】 “我们对中国市场有着长远的信心,投资中国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瑞银中国区总裁及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近日表示。2023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密集发布,储能行业高增长势头让人眼前一亮。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储能公司净利润增速几乎均超10 ...[详细]
-
意想不到!特斯拉降价后,有燃油车企却主动涨价!到店顾客反而更多,什么情况?
特斯拉降价半个多月后,有燃油车企竟开始了“反向操作”!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Jeep官网获悉,Jeep牧马人全系车型官方指导价上涨1万元,上涨后的售价区间为45.99万~63.49万元,Jeep ...[详细]
-
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表示,央行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之际,应当小心行动,要选择“被动”的办法来实施所谓的量化紧缩。“这个过程必须谨慎、审慎,通过我们所称的被动QT,”Guindos ...[详细]
-
新春伊始,上海、江苏、辽宁、浙江、安徽等地接连发布重磅文件,制定一系列措施支持经济发展。此外,不少地方召开“新春第一会”,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的政策措施中,不乏金融支持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