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丨“捂住镜头避开乘务人员证件”,马上给当事人以尊重
东航客机坠毁事件,评丨让国人揪心,捂住相关报道和进展也时刻牵动人心。避开
这两天,乘务有一条视频引发关注。证件尊重3月22日,事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MU5735核心救援现场直播,马上事故区域的评丨地上散落着充电宝、钱包等物品。捂住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避开证件时,记者马上伸手捂住,乘务示意镜头避开,证件尊重并说“不要这个特写”。事人
“捂住镜头避开乘务人员证件”这一举动,马上让观众感受到了央视记者对空难事故不幸者的尊重。每一个人,不论地位、贫富,都有着任何人和机构不可剥夺的生命尊严。人活着的时候,生命不能被侮辱;人去世后,其作为人的尊严并不戛然而止,还要延续下去。
每当事故发生后,记者赶赴现场,即时传递信息,这当然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在向公众展现什么镜头,描述什么场面这个活上,时常存在片面追求“有闻必录”的问题。而且,有些人还以为谁能最先抢到最刺激、最悲情、最血腥的画面推送给受众,谁的本事就最大。
结果不仅伤害了当事人和当事人家属的感情,也产生了对遇难者极不尊重的后果,引起了公众反感。
比如,曾经有记者到停尸房对某明星遗容进行偷拍发表。或许,拍摄者及其赞同者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它突破了客观的公认的道德底线。这种偷拍是对逝者极大的不尊重。正如批评者所言:“头条你抢到了,图片你拍到了,然后呢?你们在记录不幸,更在制造不幸……”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一些媒体人“抢镜头”都是主观恶意或故意。但是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种不懂得如何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不懂得如何与社会大众的情感同振共鸣的做法,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如今,“捂住镜头避开乘务人员证件”,可以说是媒体人的文明成熟,也是我们社会的文明成熟。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使自媒体人,还让更多的社会人容易上传随手而得的“镜头”。然而我们发现,这回东航坠毁事件发生后,以往的网上那些“人肉乘客”、一窝锋晒遇难者家属悲伤的文章、图片、视频,几乎不见了。
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遵守公序良俗,尊重逝者及其亲友家属,已经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行为自觉。
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是一个完整过程,而对于遇难者尊严的维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个社会只有同时注重了逝者的尊严、生者的尊严,才会得到更加彻底的维护,并成为一种共同的自觉意识。
如何对待逝者,尤其是如何给那些不幸失去生命的人以尊重,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请给予那些先行者以尊重,哪怕这样的尊重只存在我们的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