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碳中和领域投资或超250万亿 当务之急是形成碳价格发现机制
原标题:未来碳中和领域投资或超250万亿,未碳万亿当务之急是中和之急制形成碳价格发现机制‘博鳌时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张智 博鳌报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领域目前已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投资碳
“说到碳中和转型,或超你们觉得更多的当务是机遇还是挑战?”在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的“实现碳中和:企业在行动”分论坛上,面对主持人提问时,形成现机多数参会嘉宾选择了机遇大于挑战。未碳万亿
事实上,中和之急制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首日,领域有关碳中和和绿色发展议题的投资碳论坛已经超过了4场,而在围绕“碳中和”展开的或超研讨中,有关于能源、当务金融以及技术等不同方向的形成现机发展路径也愈发清晰。
2050 年将占到总能源的未碳万亿50%以上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太阳能将在整个碳中和进程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未来,太阳能光伏将成为全球最便宜的、清洁的、安全的能源。
“通过技术创新,太阳能成本已经是 25 年前的 1/25,“高纪凡举例说道,“在中国近海,太阳能发电成本是3美分一度电,四川阿坝州是2美分一度电,更便宜的是中东地区的阿联酋,发电成本仅为1.3美分一度电。”
高纪凡指出,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进步,成本还会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与风能水能相比,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且没有地域限制,如能充分发展将有效解决能源争端。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目前 3.1 亿世界电力的发电来自太阳能。而高纪凡预测,到 2050 年,太阳能将占到总能源的50%以上。
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高纪凡提出要做三件事。一是要持续经过科技创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太阳能2050年的成本可能是现在的1/3甚至更低,这样所有的地方都能够用得起;二是由于天气原因,太阳能在晚上、阴雨天不能发电,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储能系统,比如锂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等。储能还可以和发电厂、电网甚至和家庭终端用户一起,构建稳定的能源使用系统;第三,由于能源使用基本上都在城市,太阳能的产生地大部分都在戈壁荒漠,因此,要大力发展高压、特高压传输。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需投资规模在250万亿元以上
“全世界要碳中和的话需要巨大的投资,对于中国而言,可能这个挑战更加艰巨一些。”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碳中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学管理学问题。
在刘俏看来,梳理过去四十年我们的发展模式,投资拉动是不变的主题,未来在碳中和对整个产业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冲击的时候,需要的投资金额是天价数字,据估测将达到250万亿人民币以上,分布在未来三四十年时间里面。
对于现有的金融体系,刘俏指出,最关键一件事情是把碳价格的发现机制迅速形成。
“现在虽然我们有全国性的碳交易体系,也有一些区域性的绿色交易所,但是碳价本身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具体水平,怎么把它能够纳入到企业的成本考虑里,金融体系本身需要参与进来,它不是纯粹的碳排放交易的现货市场,怎么通过金融产品金融市场把这个元素体现出来,这是当务之急。”刘俏表示。
与此同时,刘俏认为,碳中和本身是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变化。为此,财政政策应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大家会讲财政钱从哪里来?在碳中和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周期,完全有能力发行一些期限是三十年到四十年的长期的国债或者叫碳中和的国债,通过这种方式大量投入到有利实现碳中和的节点领域节点行业。”刘俏表示。
除此之外,刘俏还认为,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包括PE、VC更加积极地去促进跟碳中和实现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投资。
企业可获实际利益
“现阶段各方谈碳中和、零碳发展谈得很多,但简单有效的措施却太少,或者说缺乏‘知行合一’。”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发言强调,践行碳中和理念各方都可获得实际利益,但仍有待从理念到高效行动的转变。
房地产建筑行业一直被称为“碳排放大户”,对此,张跃指出,建筑业同样可通过增强保温、隔热技术、建设工厂化建筑、高效利用废热能源、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等手段助力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张跃指出,对于企业而言,建立碳中和中长期长效机制可以降低成本,具有经济效益的。
FMG集团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盖恩斯也提及,在化石燃料方面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绿色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有望实现成本降低,并且可通过实现技术转型有利于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刚刚筹集了一个绿色基金去供资到我们绿色转型的项目上,这对我们来讲作为一个采矿公司是很重要的一个路线图。在把我们的策略在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创造很多的价值。”伊丽莎白·盖恩斯透露道。
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则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将客户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要做一个转型,从设计一直到制造到生命周期末端。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使整个公司成为碳中和,让公司使用比如数字化、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达成零碳,这样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机遇。
(责任编辑:时尚)
-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拥有大型写字楼的公司度过了噩梦般的两年。如今,更多上班族回到办公桌前,但在纽约、波士顿、亚特兰大、旧金山等大城市,写字楼上班族的出勤率仍远低于疫情前。随着租约需要续签,公司开始 ...[详细]
-
Paxlovid因报价高无缘医保!阿兹夫定“该降就降”:把更多利益让给患者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结束。谈判结束当晚,医保局消息称,此次共有阿兹夫定片、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参与谈判。最终,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晓琰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预计今日英国和日本将签署一项防务协议,将允许英方在日本部署军力,据称这旨在应对中国所带来的挑战。中方是否会向英 ...[详细]
-
此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是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的首次尝试。由于民营化程度高、医保支付比例低,种植牙集采被业内称为“史上最难集采”。被业内称为“史上最难集采“的种植牙集采开标,平均降幅5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宣布要大规模减免助学贷款,此举在美国引发强烈争执。据报道,美国当前共有超过4000万人累计欠下1.7万亿美元助学贷款。美国一位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曾在节目中调侃,美国联 ...[详细]
-
春节临近,北京新发地市场再现车水马龙的场景。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发现,各种农副产品供应充足,2000多位商户将在春节期间留守保供,确保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猪肉上市量充足 价格本月已下降6% ...[详细]
-
来源:黑板洞察导语2022 年是教育行业重塑的一年。这一年,国家职业教育类政策动力充足,素质及家庭教育类政策持续完善,企业服务领域需求旺盛,行业在摸索中逐渐趋于明朗。但在过去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市场 ...[详细]
-
转自:证券时报时隔近5个月,在岸、离岸兑美元汇率双双收复6.8关口。截至昨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6.7712,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76个基点。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65,为2022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路透社21日报道,在欧盟即将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令前,欧洲的交易商正抓紧在欧洲各地的油罐中储存俄罗斯柴油。欧盟决定从2022年12月开始禁止从俄进口原油,从2023年2月5日开始禁 ...[详细]
-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张晓珍投资咨询资格编号:Z0003135) 行情导读:本周MEG盘面连续两日涨幅超过2%,累计上涨近200元/吨,今日MEG主力合约上涨3%。 驱动分析 ...[详细]